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|回复: 0

【08年大史记评论】瓮安事件:尴尬的追问与思索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帖子

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
发表于 2024-10-16 01:1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【08大史记评论】瓮安事件:尴尬的追问与思索
   作者:刘长锋
  
  之一:一个女孩淹亡的谜团,真相在哪里?
  
  给群众一个真相有多难?
  
    新华网贵州瓮安6月29日电:贵州省瓮安县城28日下午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。28日下午,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,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。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,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、县政府和县委大楼。随后,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,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。
  
    事情的起因很简单,就是因为该县公安局对一名女学生死因的鉴定结果不满。从感情上讲,人们很难不把同情心给与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众。大部分群众都是讲道理的,也是通情达理的,无论是国家领导人,还各级大大大小小的官员,谁都不会否认这一点。所以不是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,绝对没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围攻和冲击政府。但是从理性的层面稍加分析,我们不难发现,群众的“造次”也许并不无道理。
  
    本来简简单单的一桩命案,作为当地执法部门,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,给群众一个真相其实并不难。但很显然,无论是当地有关部门,还是相关媒体,依然似乎是在回避问题本身。无论在当地有关部门的解释中,还是媒体的报道中,只是大概描述了群众围攻和冲击政府的行为事实,但对造成这一事实的导火索,对引发事件的命案并没有些许的说明和相关解释,仅仅一句“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”作结。这一明显带有纸里包火意味的含糊其辞,无疑会衍生出诸多的猜测和臆想,而群众据此不满也是理所当然。
  
    根据网上搜索,当地政府部门所属媒体,毫无关于此事的相关报道。而恰恰相反的是,在百度贴吧和不少小论坛,却有与事件相关的描述和分析。这些论坛的信息尽管各有说辞,但基本大同小异,都不外乎是女孩可能是被强奸,而作恶者因为在县里有关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。尽管这些消息的来源并不是百分之百地可靠,但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,对于群众而言,其所起到的诱导作用可想而知。英国著名政治家查尔斯.詹姆斯.福克斯有一句名言:“当人们因为迫害而只能秘密地交流思想的时候,舆论才会给国家带来危险。”事实上,不管遇害女孩背后是否涉及包庇和纵容乃至执法不公的现象,当地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都应该及时公布事实真相,使群众了解到真相。而封闭的唯一结果就是把群众推向听信“谣传”的死胡同,群众不明真相,一时义愤冲动也就在所难免。
  
    不管是一度纷纷扬扬的高莺莺事件,还是闹腾了一年的周老虎事件,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反响,激起不同的声音,就都在于当地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事实真相,在虚虚实实中,各种的猜测和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。这种信息封闭,真相不明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乃至敌意。这种群众与政府部门的对立,显然并不是我们乐于看到的,当然,对于政府本身来说,也并不是什么好事。
  
    事实上,给群众一个真相并不难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: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。”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公开公正。各级各地政府在依法行政中,只有坚持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,使行政和执法不断透明化,在具体事务中,让群众及时了解事实真相,不但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,也是解决问题具体的好办法,而且也唯有如此,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。
  
  相关新闻:
  http://news.qq.com/a/20080629/000126.htm
  http://pop.pcpop.com/doc/4286596/1.html
  http://tieba.baidu.com/f?kz=421285047
  
  
   之二:矛盾长期积累,基层行政的难解之题
  
  “累积矛盾”考验基层行政立场
  
    纵观近来发生的几起严重的重大冲突事件,从本质上来讲是何其相似。基本原因不外乎都是当地官员行政不作为,政府机关形象尽失,基层官员在群众中威信全无。群众有怨不能伸,有话不敢说,日积月累,矛盾激化到极点,一旦有个导火索,群体性的暴力冲突事件就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。贵州瓮、安事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当地磷矿矿主们与群众之间长期的利益纠纷无法解决,而当地政府部门无视群众正当利益,一些官员甚至和黑恶势力结为不正当的利益团体。以至于民怨日深,民愤难平。无独有偶,《半月谈》杂志7月14日报道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政府“绑架”律师事件。当地政府强制拆迁,为了避免群众上访上告,连续多年聘下区内所有律师,以此要求律师们不得再为“民告官”者提供法律援助。不为群众谋利益,却处处想着如何算计群众,如何打击群众,如何压制群众意见。如此积累,倘若不加以妥善处置,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性事件,谁都无法准确预料。
  
    上述几起案例背后的一个共同特征,就是当地政府部门在行政中站错了队,立场发生了严重的偏移。近年来,党中央始终强调把以人为本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。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把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放在第一位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,权为民所用,利为群众谋。这是各地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与行政依据。但很显然,在上述几起案例中,当地基层政府部门,无一不是把自己放在了对立面,政府部门不再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,而是一些利益集团的保护伞,甚至一些与恶势力勾结起来和群众作对。一心只想着提高GDP,一心只想着年底向上级汇报的数据,而完全忽略的社会实情,不顾群众感受,忽视甚至恶意侵犯群众利益。这是在基本的执政理念出了错,一些官员出现了立场问题。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政府部门是不良企业乃至恶势力的伙伴,而不再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的假象。
  
    大规模群体性暴力冲突事件,不但直接危及群众与政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,而且容易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不良影响。而最为关键的是,屡屡发生的冲突事件,无形中在政府与群众中设置了一道人为的障碍,悄然拉大政府与群众的距离,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繁荣稳定,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。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,不应仅仅局限于撤职了几个官员,不仅仅在于拘留了几个当事人,也不仅仅只在于哪个地方发生了问题整顿哪个地方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,并非一朝一夕产生的。各级各地基层政府部门,不妨在上述几起案例中汲取教训,观人及己,查一查有没有侵害群众利益的事?有没有在处理企业与群众矛盾中一碗水端平?有没有把群众的事真正放在日程上?只有把依法行政摆在维护群众利益的立场上,切实维护群众基本的权益,才能把更多的“积累矛盾”消除在萌芽状态,避免更多的类似事件发生。
       新闻链接:http://news.qq.com/a/20080728/001875.htm
  
  
   之三:网络流行“俯卧撑”,公众舆论的不断追问与质疑
  
  网络新词是一本完整的民情手册
  
    接力出版社副总编黄集伟从1998年开始,每年编辑出版一本《语词笔记》,记录当年社会流行出来的新词新句。根据他的观察和记载,今年类似网络新词出现了海量激增的趋势。(《中国青年报》7月21日消息)诸如 “很傻很天真”、“很黄很暴力”、“打酱油”、“俯卧撑”……2008年,这些刚刚出现就大规模流行的网络词语,无疑是网络时代一个相当典型的文化特征。而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,给这个时代的语言嬗变与发展提供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历史镜像。
  
    对于这种现象,黄先生更多地把其看做是汉语言文字创造性与生动性的一种体现,其实不无道理。事实上,几千年来,流行于民间的俗语、俚语,一直是汉语言文字中最为生动的部分之一。但很显然,对于我们整个社会而言,我们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、去解读其背后的社会学喻意,我们必须更多地从生活和社会本身入手,深入其对社会发展的记忆与基本姿态,来反思我们的体系与生存状态。纵观08年以来的网络新词,几乎无一不与重大社会公众事件有关。也就是说,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来,这些网络新词除了在文字学上的破坏与创新之外,我们不妨把其看作是民间对社会公众的基本姿态,把其看作是另外一种情绪的宣泄与思想的表达。
  
    年初香港艳照门事件催生的“很傻很天真”,以及央视扫黄节目催生的“很黄很暴力”等语词,是今年网络新词的开山之作,其影响力之大,“适用”范围之广,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之所以这些词能迅速穿红并广泛流传,除了带有新奇和刺激的语言杀伤力之外,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公众普遍的心理反映。“很傻很天真”,无疑是公众对娱乐圈的绝好讽刺与挖苦,是社会公众对娱乐圈虚伪表象之下,名不副实的无情嘲弄。同样,“很黄很暴力”的流传,也是网民们对媒体良知与社会道义的无声抗议与问责,媒体的诚信度在一句“很黄很暴力”中再次轰然倒塌。而范跑跑、姚抄抄等,也反映出网民们对社会道德体系的拷问与诘责。
  
    除了讽刺与质疑,更多的网络新词展现出的是网民情绪化的表达,是公众对重大事件的质疑,是对公共事件处理的不满与抵触。百度百科对“打酱油”的解释是这样的:一种在天涯十分流行的对现实无奈的术语,道义上强烈关注某事,行为上明哲保身,受压抑的轻微呼喊,朝野都能接受的行为,属于“非暴力不合作”幼稚阶段的行为。“周老虎”的流行,正折射出了社会追问下,政府的诚信危机。而一夜之间推到“打酱油”并取而代之的“俯卧撑”,其实所隐含的社会学喻意更为明显。贵州瓮、安事件,尽管事实的真相相关部门已经做出表态,但很显然,这个公开和表态并不是那么地及时,政府表态和澄清事实的脚步滞后于公众对真相的渴求。一旦政府对公众事件真相的澄清滞后于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,那么,公众对姗姗来迟的澄清抱有对立情绪和怀疑态度就无法避免。滞后的公开,无法不被看做是应对社会压力的一种手段,而并不是对事实的负责。
  
    网络流行新词,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把玩,但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姿态的表达。无风不起浪,每一个网络新词的诞生与迅速流传,背后都是民情民意的一种表达。而激增的网络新词,也是民情民意的集中爆发与表达,体现了公众普遍的社会诉求。网民们以嘲讽挖苦的方式,表达自己对公众事件的看法与认识。对这种具有普遍对立情绪的表达,我们不仅仅需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去解读,更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。唯如此,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,深刻理解我们这个时代。以此为契机,以这些新词为突破口,深入了解社会公众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,顺应民意,去理顺我们生存体系中的杂乱无章的秩序,才是真正对我们这个时代负责,对我们的社会负责。
  
    新闻链接:http://news.qq.com/a/20080721/000671.htm
  
点击进入:2008年中国互联网大史记评选[提名帖]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黑沙盒子       http://www.heishabox.com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社区交流

GMT+8, 2024-11-25 10:09 , Processed in 0.03761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