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环境,绿色出行(转载)
治理大气环境污染贵在坚持
“清新的空气令人精神爽朗。”当下之时,重温这句经典歌词,触动我们的是大气环境污染治理这个共同话题。头顶上的蓝天该怎么呵护才会越来越美丽,脚下的治理之路该怎么走才会越来越宽阔?一个共识已经在全市形成:治理大气环境污染,是一场持久战,不可能一蹴而就,我们既要有打攻坚战的紧迫意识,又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。
空气污染,并非中国独有,这是全球城市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“城市病”之一。国外一些城市也有过类似遭遇,上世纪50年代,伦敦曾经发生“烟雾事件”,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努力,才摘掉“雾都”的帽子。经济学上的库兹涅茨曲线客观分析了这一城市环境困境:经济越发展,环境污染越严重;而到了一个拐点后,也会迎来曙光:经济越发展,环境越美丽。
转型发展中的成都,目前正处于向拐点攀升的关键时期。一方面,由于成都大气环境容量“先天不足”,季节性的大气环境污染不可避免。云雾多、湿度大、风速小等独特的盆地地理气象条件,导致城市上空容易堆积厚重的云层,这就像给成都多盖了好几床棉被,不利于污染物消散;另一方面,城市发展到了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、城市化中期向后期演变的加速期,生态难题带来的治理代价必然越来越大。
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还只是刚拉开序幕。难度在于,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是一个庞大、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我们遵循城市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后再由高趋低的倒U曲线规律,付出长期、超常的艰辛努力。而可预期的成功在于,全市干部群众已形成了共识: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“缘木求鱼”,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“竭泽而渔”,只有标本兼治,统筹发展,把建设“宜人成都”作为建设“美丽中国”的落脚点,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才能避免走国外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。
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,我们已经在路上,从机动车尾号限行到公交优先发展,从减少燃煤等污染排放到试点碳交易,从产业转型到城市建设管理转型,成都努力从细处着手,脚踏实地治理大气环境污染,不留“死角”和“盲区”。当前,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,最需要我们持之以恒、坚持不懈,既要从技术层面科学分析污染源清单,更要从制度层面梳理确定综合治理的责任清单;既要做好综合治理的“顶层设计”,更要拿出分阶段倒逼治理的时间表……
一座城市的共同努力,汇聚起打赢这场“蓝天保卫战”的坚定信心。一座城市的矢志不渝,将探索一条生态成都的发展新路。一座城市的砥砺前行,描绘出宜人成都的美丽愿景:从蓝盈盈的天到清粼粼的水,1400万成都市民将共建共享美丽成都的发展新成果。
https://www.chachapeizi.com/?rmpt/896.html
页:
[1]